Source:Jinhe TV Click:573 Time:2019/08/13
早在2018年下半年業界就有預言,繼偶像養成類節目后,綜藝節目市場將在2019年迎來“情感觀察年”。
事實也確實如此,以2019年第一季度為例,各大視頻網站及傳統媒體平臺紛紛打造全新情感類節目,聚焦婚姻、戀愛、代際關系等,如芒果TV的《女兒們的戀愛》觀照現代年輕單身女性工作、情感生活,勾勒當下年輕人的社會群像;
浙江衛視《遇見你真好》、湖南衛視《戀夢空間》將視角投向素人戀愛日常,更容易讓年輕觀眾找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產生共鳴;
芒果TV的《我最愛的女人們》則將目光聚焦在更具普世性的婆媳關系上,這些更為接地氣的題材極大地激發了受眾的情感共鳴。
傳統媒體情感類節目現狀及問題
1988年,中國的電視行業方興未艾,為未婚男女牽線的《電視紅娘》成為中國內地第一檔以相親為主的情感類節目。
隨后《非常男女》《玫瑰之約》《非誠勿擾》等節目紛紛出現于各大電視熒屏,通過精心設計的小游戲、跟拍戶外約會等橋段,努力促成男女嘉賓互生情愫,牽手下臺。
無論是過去還是當下,傳統媒體上的情感類節目始終都有著不小的關注度。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當今人們對自身情感的訴求以及婚戀關系中的問題愈發重視。
而情感類節目恰恰以講述日常生活的瑣事和平凡感情的故事為主要內容,從而喚起人們的道德感及責任感,成為傳統媒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使得節目自身成為了極具現實意義的創作類型。
不過,在新媒體地不斷擴張下,傳統媒體體量逐漸走低,且當下垂直內容風頭正勁,情感類節目已經很難再次引發如《非誠勿擾》一般全民觀看的熱潮。
若想實現突圍,情感類節目工作者首先要直面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借助自身優勢與新媒體資源,完成自我價值的重塑。
1.同質的內容
在我國,節目“同質化”其實是老生常談了,情感類節目自然也難逃“同質化”的瓶頸。眼下播出的節目中,《新相親大會》與《中國新相親》在名字上極為類似,《女兒們的戀愛》和騰訊視頻的《女兒們的男朋友》則撞名撞得更為徹底。
相較于節目名稱,模式內容上的雷同則更為直接:自從騰訊視頻在去年推出《心動的信號》之后,今年浙江衛視便推出了同類型的節目《遇見你真好》、湖南衛視推出了《戀夢空間》。
節目的主體框架都是素人同住一個屋檐下談戀愛,6位明星組成的觀察員在棚內推理小屋里人的戀愛關系,雖然以素人為主,情感真摯,但不免因模式相似而影響雙方的存在感。
2.虛假的故事
傳統媒體相較于其他媒體,在人們心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傳統媒體節目的內容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也正因此,新媒體沖擊下,傳統媒體的社會公信度、社會責任感才越來越被看重。
情感類節目本質上是綜藝節目,這就要求節目要有故事性,要高潮迭起,要吸引眼球和耳朵,加之人們有與生俱來的窺私和看熱鬧的心理,情感類節目把當事人深藏的秘密暴露在聚光燈下,電波之中,讓別人做道德評價,滿足了受眾的好奇心。
因此為了增加話題性、制造節目爆點,合理的編排與適當的虛構是可以理解的,但切忌度的把控。過度的造假很容易引發受眾的反感:狗血的劇情,低俗的事件,甚至同一個嘉賓在不同節目中出現不同的人設,這些虛假的東西極易在可選擇空間豐富的當下引發受眾放棄對節目的追捧。
3.道德的質疑
相較于上述兩點在電視媒體中問題更為凸顯,情感類節目在道德方面受到的質疑則在電視與廣播媒體中同樣嚴重。這主要表現在太過催淚煽情和過度挖掘隱私上。
受眾在觀看或收聽情感類節目時,都希望能夠對嘉賓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尤其是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上,希望能夠全面了解他們的故事。因此便出現了一些主持人為了迎合觀眾的心理,為了讓嘉賓最大限度的訴說,采取煽情的方式。
適當的煽情可以調動嘉賓訴說的欲望,但過分的煽情則會讓觀眾覺得主持人甚至節目太過虛偽,只是為了節目效果而在表演。而且過度的煽情,將嘉賓或者被訪者內心痛苦的一面不斷撕開,再加之犀利的點評,更是有悖于情感類節目的初衷,讓受眾對節目產生質疑。
除此之外,很多節目過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傾訴者隱私上面。主持人會在追問當中暴露出很多細節,這或許滿足了一部分受眾窺探他人隱私的欲望,可是對于傾訴者而言暴露在大家面前的確很殘忍。
傳統媒體情感類節目的突圍之路
情感類節目的更新迭代是非常迅速的,從全民夯貨到趨于平淡,再到奮力追趕,情感類節目始終沒有放下自我更新的腳步。
老牌情感類綜藝《非誠勿擾》不斷進行微調,除了“愛轉角”、“爆燈”等細節創新外,2017年還推出了“女選男”特別版;
此外,跳脫“男女”視角的局限,拓展“群體”外延,東方衛視《中國式相親》和湖南衛視《為你而來》就打出了“代際”的概念,“爸媽”、“閨蜜”成了助攻節目的新元素;
此外,更多新元素融入進情感類戀愛節目,一系列加入直播、戶外生存等新鮮元素的戀愛交友類節目也紛紛上線,如廣東衛視的海島愛情觀察類真人秀《海島之戀》將戶外生存與婚戀交友相結合,通過設置默契考驗、生存挑戰和情感抉擇等環節,來幫助嘉賓們配對脫單。
再有便是“觀察員”的引入,以《我們相愛吧》為例,第三季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做了創新,貫穿始終的演播室環節讓演播室常態化,有了情感專家、情感作家、社會學家等資深人士“坐診”,對戀愛心理和性別角色加以剖析,使得節目跳出了簡單的戀愛發糖的價值維度,向更深更廣的社會意義靠攏。
下文筆者通過分析近來典型的情感類節目,來重點說明傳統媒體情感類節目在融媒體時代進行的有益嘗試。
1.節目內容向多元化、多維度發展
《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湖南衛視)
當情感類節目“戀愛”的主題被過分挖掘后,這一類型節目的內容開始向多元化、多維度發展,并隨之迸發出了更為多元的價值觀。湖南衛視《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閨女》是兩檔定位“親情”的情感類觀察節目,探討兩代人對婚姻、家庭、生活的不同觀念,向大眾展現出幸福生活的多種方式。
先說說《我家那小子》?!段壹夷切∽印酚擅餍羌议L組團圍觀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不得不說最恐怖的事情莫過于父母躲在鏡頭后面觀察你。這個節目也讓觀眾近距離的看到了明星的獨居生活是什么樣子。在媽媽與兒子們的“交鋒”中完成了一系列中國式親子關系的探討。
其中話題性最強的便是朱雨辰媽媽對“好兒媳標準”的討論。果然節目一播出,朱媽媽就登上了熱搜,節目將傳統的中國式親子關系淋漓盡致的折射了出來。
《我家那小子》的成功讓湖南衛視迅速打造了姊妹篇《我家那閨女》,“明星也吃麻辣燙”、“世界冠軍也需要爸爸親自接送”、“身處琳瑯滿目的名利場,也會擔心自己成為剩女”等等熱點話題迅速引發熱議。
《我家那閨女》為大家呈現的明星生活,沒有多余的任務設置,只是簡單地記錄生活。甚至節目變身爸爸們的大齡女青年們花式催婚大會,看似依舊是“戀愛”,但實際上探討的確實生活觀與婚姻觀。
無論是《我家那小子》還是《我家那閨女》,明星們的日常生活組成了獨居青年圖鑒,用真實詮釋了細節,不僅滿足了觀眾的窺視欲,還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對于愛情、對于孤獨、對親子關系的呈現都能引起共鳴。
對比兩檔節目的觀眾集中度可以看出,
基本上兩檔節目均受到青少年和中青年家長的喜愛,這符合節目的觀眾定位(圖1)。
2.尋求真實性與戲劇性的平衡
2010年至今,一大批情感調解類節目在社會家庭情感糾結、沖突不斷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大量紛繁不同的情感危機現狀為這一類型的情感類節目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案例,但也面臨著嚴峻的壓力:
一方面,各種娛樂化的表現手段出現在情感調解節目中,為節目的最大化傳播效果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過度的娛樂化和虛構的情節也讓一些情感節目失真。在保證情感表達的真實性基礎上尋求戲劇性效果,是情感調解節目的平衡所在。
《愛情保衛戰》(天津衛視)
《愛情保衛戰》自開播以來,經歷了數十次微調和改版,選題領域從原先的情侶擴展到了夫妻,這樣一來,讓節目增加了一倍的選題量,選題內容也從原先的典型極端逐漸轉變成平常百姓家的生活縮影,讓觀眾有代入感。
對于一檔情感調解類節目而言,情感危機案例如同節目的發動機:房子、工作、兩地分居、年齡差距、二婚、父母干涉……越來越多的問題成為年輕人奔向婚姻的絆腳石,而這些問題又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當今的社會現實。
在節目制作初期,《愛情保衛戰》內容表現篇幅更側重于嘉賓和情感專家,主持人更多是承擔訪問、控場的職能。從當時節目收視效果來看,觀眾通過記住情感專家的毒舌點評、矛盾嘉賓的典型故事及雙方針鋒相對的舞臺表現而記住了節目,為節目樹立了初期的風格與定位。
但隨著錄制時間的增長及政策的導向引領,節目后來更加側重于情感專家和主持人的分析點評,以發揮生活服務和情感服務的功能,逐漸找到了內容真實性與形式戲劇性的平衡,并固定下來。
可以說,真實是《愛情保衛戰》的根本,也是它的一大收視看點。節目中的情侶所面臨的問題,正是廣大受眾所面臨的,亦或是正在受眾身邊上演著的。
這檔節目在天津本地擁有著極好的口碑,作為一檔近十年的王牌節目,即使在媒體競爭環境激烈的今天,依舊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從近兩年的收視走勢可以看出,節目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收視,且2019年普遍高于2018年水平(圖3)。
3.與“新媒體”完美銜接 《謝謝你來了》(重慶衛視) 《謝謝你來了》是重慶衛視推出的一檔青春勵志節目,聚焦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圍繞“感恩”、“道歉”、“愛”、“夢想”等情感主題,展示一代年輕人的青春歷程和記憶,謳歌青春,傳播正能量。 節目以普通百姓為主角,觀照老百姓的情感世界,透過一個個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挖掘閃光點,在順境中指明方向,在逆境中點亮希望,堅定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融媒體大潮中,《謝謝你來了》借助新媒體平臺,結合互聯網傳播理念和習慣,實現的傳播力和影響力的最大化。 節目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特性,實現電視與網絡的無縫對接,主持人在節目中拋出話題,讓觀眾在線下通過微博、微信進行討論,發表看法,主持人在下期節目開始前再把結合觀眾的觀點對話題進行討論。 《謝謝你來了》的選題大多具有話題性和時效性,比如二胎政策開放后,就有一期節目主題就是二胎引發的矛盾,除此之外節目還有“剩女”、“家庭教育”等熱點話題,這些都可以成為與觀眾互動的情感話題。 除此之外,隨著媒介終端的融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觀看電視節目。對于電視節目而言,需要運用互聯網思維,針對不同終端的用戶,進行內容的差異化設置,滿足青年人的多屏需求。 例如節目重新剪輯歸類成小片段,讓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快速地進行點播瀏覽等。 節目自2017年起每周播出,三年來在重慶當地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對比近兩年的收視與份額走勢,節目播出相對穩定,在重慶當地普遍取得高于1%的收視成績(圖5)。 4.進行產業化嘗試 《非誠勿擾》(江蘇衛視) 2010年1月15日,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開播。經歷了無數次的改版、停播、復播,近兩年,《非誠勿擾》在周六黃金檔的收視率表現依舊搶眼,這對于一檔十年的老牌綜藝來說實屬不易。 除了節目自身頗具口碑外,節目還沒有忘記相關產業的孵化,選擇了與珍愛網、百合網等婚戀網站進行合作,互換資源,后者為前者提供節目人選,前者利用自身的媒體優勢為后者進行宣傳,實現了雙贏的效果; 同時,江蘇衛視還將合作的觸角伸向了一些知名度比較高的非婚戀類網站,如京東商城、新浪微博等。具有代表性的有京東商城的《非誠勿擾》專區、《非誠勿擾》新浪微博520專場等。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傳統情感服務類節目傳播聲量大大提高。 結語 可以說,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為傳統媒體情感類節目的傳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不僅有助于多維度展示節目內容,豐富節目傳播形態,還能夠顯著提升節目傳播效果。 作為傳統媒體重要的節目類型,情感類節目一直都是收視收聽率的重要抓手和新媒體輸出的重要內容來源,節目品牌的打造與用戶的維系至關重要。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情感類節目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強化融合發展思路,探索符合自身特點、廣受大家喜愛的媒體融合突圍之道。
Prev:古裝IP受冷遇獻禮劇扎堆熒屏 2018現實題材劇大年
Next:2019上半年全國電視劇市場特征
Weibo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 2018 GH ENTERTAINMENT & MEDIA  Technical Support:Haida